定位放线规范要求
1、定位放线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进场复核与交接验收: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的施工图进行复核,确保设计图纸正确。与甲方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需共同商议处理。建立控制网: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水准点需采取保护措施。根据工程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的控制网形式。
2、定位放线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图纸复核与现场确认:施工图复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这是定位放线的前提。现场确认:进场后需与甲方确认现场座标点和水准点,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定位验收:工程定位验收:工程定位后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3、房建工程放线50米范围内允许误差是2cm。建筑施工放线,比如50米轴线间距离,允许偏差10mm。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放线误差应控制在:标高正负5mm,轴线位移10mm,垂直度总高度的千分之五且不大于30mm。
4、控制高程精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高程传递的精度,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主体施工高程传递:在主体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将水准点传递至各楼层,以便进行后续的施工测量和控制。
5、严格按照方案操作: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定位放线的结果,以确保其准确性。及时调整:如果发现误差较大,应及时进行调整。
为什么要定位放线
确保工程准确性。定位放线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确的定位,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准确性。通过定位放线,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如墙体、门窗、管道等的确切位置,从而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提高施工效率。
开挖要放线的原因: 确保定位准确。放线能够帮助确定开挖的准确位置,确保工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放线可以预先规划出开挖的路线和区域,有助于指导施工机械和人员有序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避免错误和损失。
放线是为了准确测量和定位。在建筑、工程、制造等领域,放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点位的位置,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蓝图准确无误地进行。以下是关于放线的 确保项目准确性。放线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等,对项目现场进行精确测量。
工程要放线,主要是为了定位、确定施工方向和比例尺度。详细解释如下: 定位准确 在工程建筑中,准确的定位是首要任务。放线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确保建筑物在预定的地点进行建设,避免位置偏差。
平面定位放线是将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和轴线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准确引入施工现场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准确位置和高度至关重要,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平面定位放线的基本步骤 引入高程和轴线:根据施工图纸,将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和轴线点准确引入施工现场,作为后续施工的基础。
弧线如何定位施工
建立施工坐标系: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平面施工坐标系。借助AutoCAD软件,将设计图纸中的弧线元素按照实际比例导入到施工坐标系中,从而确定弧线的理论位置。 精确测量圆心与半径:利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定弧线的圆心位置和半径。这一步是弧线定位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后续放线的准确性。
确定弧线方程式 首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上的弧形要求,确定弧线的方程式。这一步骤通常由建筑设计人员完成,并会提供给施工单位具体的弧线参数。设定建筑物定位桩 在施工现场,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使用经纬仪等放线工具,设定出建筑物的定位桩。
确定弧线方程式 在弧形建筑设计阶段,需要首先确定弧线的数学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将用于后续的定位放线工作,确保弧线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筑物定位桩设定 设定定位桩: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设定建筑物的定位桩。这些定位桩是后续放线工作的基础。
弧形建筑定位放线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弧线的方程式,然后按其坐标定点放线。确定弧线方程式: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弧形建筑形状,确定其弧线的数学方程式。这一步通常由设计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确保弧线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坐标定点放线:根据确定的弧线方程式,计算出弧线上各点的坐标。
在确定了弧线的方程式后,我们根据坐标定点进行放线操作。首先,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专业的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最终确定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这些定位桩的设定依据是规划部门的定位桩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使用的工具为“经纬仪”。
施工放线方法:直接拉线法这种施工方法,大多在圆弧半径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如给出半径长,可先找出圆心,然后用半径画弧的方法定位。方法是先在地面上定出弧弦的端点,定出端点桩位。然后分别以端点为圆心,用给定的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即为圆心,定出中心桩位。
现场施工如何定位
现场施工定位主要依赖于详细的施工图纸、先进的测量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通过图纸的精确解读、现场的实际测量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判断,可以确保施工定位的准确性。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位置、高度、角度等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进行工程定位放线。进场后,应对甲方提供的施工图进行复核,确保设计图纸正确。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其次,建立现场控制网和水准点。
施工定位放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接桩: 与业主或地方测绘单位一起,对现场的标准水准点、定位桩、红线桩进行交接。这是施工定位放线的起始点,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放线: 在现场至少放一条建筑物基准控制线和一个建筑物基准标高控制点。
首先确定图纸上的轴线位置。再将图纸的方位跟实际地块的方位相符合,在实际地块上找到一个定点位置。也就相当于图纸上四个角的其中一个,再用施工用弦线拉一条直线。找到整个地块的90度角。一般如果工地四周无墙体可以定位的,可以用木头钉龙门桩,。放置在轴线外1-2米。方便固定轴线,如工地比较大的。
定位的方法很多,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设计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建筑红线定位根据建筑红线定位城建区的各项建设要按统一的规划进行,因此建筑用地的边界要经规划部门和设计部门商定,并由规划部门在现场直接给定该建筑边界线(称建筑红线)。
定位放线的施工顺序
1、建筑物定位 首次放线: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进行首次放线,由城市规划部门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 形成定位桩: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主要为“GPS”或“全站仪”。 土方开挖阶段放线 边线定位:使用GPS仪器进行开挖边线的定位。
2、接桩: 与业主或地方测绘单位一起,对现场的标准水准点、定位桩、红线桩进行交接。这是施工定位放线的起始点,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放线: 在现场至少放一条建筑物基准控制线和一个建筑物基准标高控制点。 在基础开挖影响不到的地方钉桩并做好保护,以确保控制点的稳定性和长期可用性。
3、施工放线是土建/房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从建筑物定位开始,一直持续到主体工程封顶。施工放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4、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
5、施工现场放线操作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 打桩与架设龙门板: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并架设龙门板。 拉线与定位: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致的直角线,尽量拉紧。
工程测量定位谁负责
在建筑工程的初始阶段,建设单位需联系当地规划局,由其下属或指定的测绘队对建筑用地进行坐标和标高的精确定位,并提供控制轴线和高程点。随后,施工单位将依据这些控制轴线和高程点,进一步对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进行详细放线定位。
如果您是施工方,那么就有甲方来提供工程测量控制点,但实际这个点是规划院给的,但是施工方和规划方没有合同关系,所以只能找甲方提供依据,并由甲方负责。如果您是甲方,就由规划方提供工程测量点。
⑦签字栏中“技术负责人”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是指定位仪器操作者。“复测人”是指施测人的上一级测量人员。
施工员: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放线以及组织协调施工进度等工作,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员:负责监控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现场无安全事故发生。